申论写作指导:从“无从下笔”到“笔下生花”
在备考公务员的漫漫长路上,申论议论文一直是众多考生心中的“拦路虎”。面对给定的主题,如何搭建起逻辑清晰的框架?怎样用丰富的论据和深刻的论述来支撑观点?今天,就为大家揭开申论议论文备考的神秘面纱,助你在考场上妙笔生花。
一、深度剖析题目,把握立意
审题是申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第一步,这一步直接决定了你文章的方向是否正确。拿到题目后,要逐字逐句分析,找出核心关键词、限定词以及题目要求探讨的话题范围。比如,题目要求围绕“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”展开论述,这里“城市发展”是背景,“文化传承与创新”就是核心,你需要在二者的关联中寻找立意,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何推动城市发展,以及城市发展又对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哪些要求等。可以通过在草稿纸上罗列关键词、梳理关系图的方式,帮助自己快速理清思路,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,确保立意、不偏题。
二、搭建逻辑框架,构建文章骨架
一个清晰合理的框架是议论文的“骨架”,支撑起整篇文章的内容。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“总分总”,开头提出总论点,中间设置2-3个分论点进行论证,结尾总结升华。分论点的设置要遵循一定逻辑,如从个人、社会、国家的层面层层递进,或者按照“是什么-为什么-怎么办”的逻辑顺序展开。例如,在论述“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”时,分论点可以分别为“科技创新是生产效率的关键(是什么)”“科技创新是解决社会发展难题的动力(为什么)”“加大科研投入、培养创新人才以促进科技创新(怎么办)”。每个分论点都要有明确的段首句,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抓住你的论证思路。
三、积累丰富素材,充实文章血肉
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素材是议论文的“血肉”,能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。素材来源广泛,日常的时政新闻、政府工作报告、官方媒体评论(如人民日报、新华网等)都是的素材宝库。关注社会热点事件,像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案例、数字经济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实例等,这些真实的事例既能作为论据论证观点,又能体现你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。同时,积累一些名言警句、政策法规,在论述时恰当引用,为文章增添文采和性。比如,在论述生态环境保护时,引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简洁有力地表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。
四、强化论证方法,文章深度
掌握多种论证方法,能让你的论述更加深入、精彩。举例论证通过具体事例增强说服力;对比论证将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,突出观点;假设论证通过假设情境,从反面论证观点的正确性。如在论述“诚信是企业发展之本”时,可以列举诚信经营的企业发展壮大,如华为坚守品质与诚信赢得市场,而一些企业因失信陷入危机的案例进行对比;再假设如果所有企业都不讲诚信,市场将陷入混乱,以此强调诚信的重要性。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,使文章论证更充分、逻辑更严密。
申论议论文备考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长期的积累、练习与反思。只要按照上述方法,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,自己的审题立意、逻辑架构、素材运用和论证能力,相信在考场上,你一定能写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议论文,向着公务员的梦想大步迈进!
(责任编辑:李明)